close




『騙局 (the Hoax)』是在2006年發行的,這一回我們是在MOD上看到,深深佩服李察吉爾的演繹功力。

電影描述一位失意的作家:克里夫爾文(由李察吉爾飾演)在得不到出版商賞識的絕望時刻,突發奇想地杜撰美國富豪:霍華休斯的獨家採訪傳記,既然是杜撰,當然不是經過當事人霍華休斯的同意而逕自出版的傳記,最後受到法律的制裁,這位作者因此服了14 個月的刑。

因為是跟是真人真事改編而來的劇本,很多事件的來龍去脈與人際關係顯得錯綜複雜,甚至有點摸不著頭緒,儘管電影步調緩慢,幸好編劇依舊能把故事的主線抓住,觀眾跟著編導演的步調看電影,應該不難了解事件的始末,當然,如果觀眾對於霍華休斯、克里夫爾文的事件有點了解的話,會更容易進入狀況。

受限於事件的規模龐大,牽扯的人物繁多,劇本本身並沒有很大的創意,換句話說,整齣戲就靠幾個資深演員撐著場面,其中最為居功厥偉的,當然就是男主角:李察吉爾了。

不過還是要褒獎一下導演,故事在1970年代,導演適時地加入了當時的社會氛圍、音樂、以及場景擺飾與演員裝扮,讓事件更具真實感,更棒的是,霍華休斯的片段出現得很頻繁,彷彿他也是其中一個演員般,讓觀眾能更迅速地了解故事主人翁的模樣。



李察吉爾,演出這部電影時是靠著『芝加哥』鹹魚大翻身之後,可以看得出來他的演技更純熟老練,不靠美色、身材,光是他的螢幕魅力,就足以把這個作家的角色詮釋得絲絲入扣,尤其是故事裡那些接近精神分裂的橋段,《克里夫爾文》這個角色,更具人性與現實感,觀眾都知道他做的事情是一樁天大的謊言,可是在李察吉爾的演出底下,觀眾應該會漸漸體會到這個角色的個性與內心掙扎,最後,我居然為了他的入獄服刑感到不捨,別忘囉,電影的片名是『騙局 (the hoax=騙局)』,被騙的是誰呢?非常值得大家去找答案喔!

導演選擇李察吉爾來演出現顯然是精心設計的,因為李察吉爾非常善於利用眼神與對白來說服觀眾(大家看『芝加哥』的時候應該不難感受到),導演用了很多鏡頭讓李察吉爾盡情演出,頻頻讓克里夫爾文的角色與霍華休斯做投射,眼神、模仿口音等等都讓觀眾幾乎相信霍華休斯的代言人就是克里夫爾文了。這樣的設計肯定讓觀眾更容易認同電影的精神,也許間接地要諷刺尼克森總統的醜聞事件呢!



另外一位男星:艾菲爾摩里納 (Alfred Molina) 飾演跟著李察蒐集情資、文件,甚至出生入死的好兄弟,我認識他是藉由『達文西密碼』『蜘蛛人』裡看到的,但是在這部片子裡,他的演技發揮得很出色,搭配李察吉爾的演出,簡直就是難兄難弟的模範演出,非常亮眼的表現。

故事裡牽涉到富豪、出版社、雜誌社,甚至銀行與美國總統,如此龐大的規模,要在兩個小時裡把故事講完還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幾個要角演員的眼出勢必要精準又精采,否則變成了傳記電影或是紀錄片,就沒人要看了~

除了兩大男星之外,幾個配角演員也演得很精采:



Marcia Gay Harden 飾演李察吉爾的老婆,在幾場重要橋段裡表現得很好,可惜戲份不多。



Hope Davis 飾演出版社的高階主管,也是克里夫爾文的接頭人,以戲份而言,她的演出稍嫌單薄,多虧了有突出的造型,可以不被一堆男演員淹沒。



Stanley Tucci (上圖右)是我特別想提的演員,他的戲只出現在後半段的一小部分,不過卻很搶眼,更搶眼的是他一頭茂密的頭髮???近年來他的作品多半與梅莉史翠普合作,清一色是禿頭的造型,這回......我真的是認了很久才認出來的說~~~

故事的結果是眾所週知的,但是導演描述男主角心境的手法卻讓我眼睛一亮,就如頭前面提的,到底誰才是被騙的人呢?誰又是真正設下騙局的人呢?

男主角在警車上隔著玻璃對著眾多的記者用手指頭輕輕地寫著:HOAX (意思:騙局、玩笑、惡作劇)......很有趣的畫面,因為 H, O, A, X這四個字母都是左右對稱的字母,隔著玻璃怎麼寫怎麼看都是騙局(沒有左右顛倒的問題),呼應出整個事件其實怎麼看都是騙局,到底誰對誰錯?誰被騙,誰沒被騙?還靜待大家去評斷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euroer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