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的一則新聞,我想各大媒體都不會放過的話題吧:




法官告台大5醫師誤診 錯摘膽囊

中廣新聞網 – 2012年6月7日 下午12:01

台北地院法官李英豪控告台大醫院五名醫師誤診,將沒有長息肉的膽囊割掉,去年底因此提起自訴,控告台大五名醫師涉及業務過失重傷害,並要求醫師跟醫院要連代賠償九百萬元。


(潘千詩報導)


被台大誤診、錯摘膽囊而狀告法院的台北地院審判長李英豪,早上進入法院上班前向媒體透露,台大醫院是國家醫院,但台大對於自身所涉及的醫療過失卻從不認錯,態度相當傲慢。


李英豪法官說,現在自己完全不能吃一點油膩的食物。


媒 體報導,60歲的李英豪在台大做了11年的健康檢查,四名醫師都查出膽囊長有息肉,直到2009年他聽朋友推薦,換成胡瑞恆醫師看診,胡醫師只看半年前的 報告,問診不到兩分鐘就決定開刀。手術兩個月後,他回診卻遭胡醫師告知,被摘除的膽囊只有慢性發炎、並沒有息肉,氣得他怒控台大共五名醫師涉及業務過失重 傷害罪,並要求台大與五名醫師連代賠償九百萬元的精神慰撫金。



我不是肝膽科的人,所以專業的部份我無法判斷對錯,不過如果這樣的情況發生在我身上,我會選擇把膽囊摘掉!

為什麼呢?

根據新聞描述,李先生做了十多年的檢查都被告知膽囊有息肉,按常理判斷,檢查應該就是指超音波吧。超音波檢查是一種快速又沒有傷害性的檢查,在黑色白色的影子裡找出蛛絲馬跡來判斷身體有沒有出狀況,當然準確性是稍微比較差的。如果我做了十多年的檢查都說膽囊有息肉,我會不擔心嗎?

會的!

十多年如果沒有一直長大,初步可以排除惡性腫瘤的機會;但是長期有『異物』在膽囊裡最擔心還是急性膽囊炎的發作。急性膽囊炎有點像是急性盲腸炎一樣,發炎的東西不大,卻可能會致命,萬一發作的時候剛好人不在國內,或是年紀太大,併發的問題很難解決。膽囊雖然是儲存膽汁幫助消化,但是沒了膽囊,老實說生活上的不便倒是還可以接受的,比起要老是擔心『膽囊異物』,我還是會選擇開刀摘除,這個邏輯跟很多人會把盲腸開掉、扁桃腺摘除、輸卵管結紮、選擇性子宮摘除是很類似的。

看新聞講述的過程『好像』醫療決策很草率,但是仔細想想,李先生已經經過十多年的檢查(應該都是超音波),李先生顯然對這個『膽囊息肉』非常介意(十多年喔,不算短的日子),所以決定尋訪『名醫』求診(是說膽囊息肉有需要特別找到肝膽移植專家嗎?),但是礙於現今健保限制,我猜憑『膽囊息肉』的初步診斷(總不能要求醫師把斬斷改成:疑似膽囊癌吧!)應該很難做到『更精密的檢查』,例如:核磁共振(MRI),除非患者自費做檢查 (何況做核磁共振也不是最準確的檢查)。好啦,如果健保給付做核磁共振這條路行不通,要確定診斷恐怕只能打開肚子看仔細了,那大概就是選擇健保給付的膽囊摘除術吧,所以主治醫師多半會建議『開刀摘除』,原因大約也就是我上面提到的:擔心併發症、擔心未來沒有承受急性發炎的體力、開掉膽囊對生活(身體)影響不算大!

病理報告說:李先生的膽囊裡沒有息肉!真糟糕,我第一個想到的是:健保局看到一定又覺得醫師亂開刀要來A健保的錢了!可是,超音波報告明明就一直有看到『異物』啊,而且應該不只一份報告是這樣說的吧!不過病理報告也說喔,李先生的膽囊有慢性發炎的現象,好啦,慢性膽囊炎還是有急性併發症的危險性,可以開掉也算是對患者有個保障,可是......李先生認為被『誤診』了!

醫師會把慢性膽囊炎誤診為膽囊息肉到底是『業務過失』還是『醫療侷限』?如果像李先生希望的在開刀前可以做到核磁共振也許可以增加確定診斷的機會(也不一定能百分之百確診喔),但是這筆檢查費誰出?健保局同意出嗎?患者願意自費出嗎?如果很多份超音波報告都指出有膽囊息肉的機會,臨床醫師就必須要相信超音波的結果,這一點就算做再多的理學檢查也是沒有用的,但是病理報告看到的是慢性發炎以及結石,那發生誤診的應該不是這些報告,而是李先生『誤會』有誤診的情事!畢竟醫師們只能盡力做檢查,然後提供比較好的建議讓患者決定,畢竟最後的決定權還是落在患者手上的

至於新聞很愛說的『錯摘膽囊』,我倒不這麼認為,畢竟開刀摘除的確定是李先生的膽囊,不是別的器官,而膽囊裡確實也有慢性發炎的情況,摘除膽囊對李先生來說除了卸下十多年的心頭大患之外,也解除了併發急性發炎的危險性,切下來的膽囊還可以仔細化驗排除了惡性腫瘤的機會,這些結果看起來,對李先生來說都是『利多於斃』。

我比較擔心反而是醫師這邊膽囊摘除的手術會不會被健保局大筆一揮,刪掉了所有費用,白開了刀呢~

很多醫療糾紛多半出自醫病溝通不良,但是溝通不良不一定是醫方的錯喔,有時候還是要開放心胸,看看事實,我想沒有醫師願意莫名其妙地去傷害陌生人的~




《附帶》
臺大醫院新聞稿
               2012年6月7日

針對今日媒體報導,臺大醫院對李英豪先生之膽囊切除是否必要的疑惑,本院說明如下:

李先生多年在本院接受健康檢查,腹部超音波均發現膽囊內壁有突出物,在超音波診斷下,膽囊內壁有突出物,不論其成分為何,皆稱為膽囊息肉。此種病變有可能為息肉、內膜縐褶或其他病變,例如附著於膽囊壁之膽結石,其術後診斷也證實為膽結石,且其膽囊在術後之病理檢查也發現確實為慢性膽囊炎,且有細砂型之膽囊結石,因此,李先生之膽囊確實有切除之必要,絕非如其所言健康之膽囊。

此外,根據醫療常規,多次超音波檢查已顯示其膽囊息肉有1公分之大小,因已經過多次檢查,並不需再進行重複之檢查。

對於這類醫療相關爭議事件,均有醫療評議及鑑定單位之公斷,李先生在本院進行腹部超音波檢查之影像,發現在連續多年之追蹤下均顯示有膽囊息肉,此類檢查之影像及報告均已送醫療鑑定單位,也已證實本院之診斷無瑕疵。

對於此類事件之報導,可能造成民眾對醫療之誤解與不信任,也再次造成對醫界之打擊,本院深表遺憾。然對李先生認知之誤解,本院亦會努力加強醫病溝通,減少不必要之誤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euroer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