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安那卡列妮娜』是俄國知名文學大師托爾斯泰的小說作品,搬上大螢幕也不是第一次了,我們看的是最近的版本,由綺拉奈特莉與裘德洛主演。





先來看看劇情簡介吧(簡介與劇照摘自奇摩電影網頁與開眼電影網頁):


1874年,美麗的安娜‧卡列尼娜(綺拉奈特莉飾)是政府高官卡列寧的妻子(裘德洛飾),兩人生有一子,生活幸福美滿。一天,她的大哥奧勃朗斯基(馬修麥 費狄恩飾)來信,請求安娜到莫斯科拯救他和多莉(凱莉麥當勞飾)的婚姻。途中安娜認識了伏倫斯基伯爵夫人(奧麗薇雅威廉斯飾),她的兒子將會到車站來 接她,也就是英俊的騎兵軍官伏倫斯基(亞倫強飾)。夫人將安娜介紹給伏倫斯基,兩人瞬間燃起相互吸引的火花。

此時,奧勃朗斯基的好友列文(多姆納爾格里飾)也上門拜訪。這位心思細膩又有同情心的地主,愛上多莉的妹妹凱蒂(艾莉西亞維坎德飾)。他突兀地向凱蒂求婚,但她早已迷上伏倫 斯基。傷心欲絕的列文回到波科洛夫斯科的家,全心埋首務農。而凱蒂則在舞會中徹底心碎,因為當晚伏倫斯基的眼光全在安娜身上,這位有夫之婦也回應了這年輕 人的追求。

安娜回到聖彼得堡家中,但伏倫斯基也尾隨而來。她嘗試恢復原本平凡的家庭生活,但卻怎麼也忘不了伏倫斯基。隨之而來的則是 烈火熱戀,在聖彼得堡社交圈鬧得滿城風雨。忍無可忍,卡列寧只能向妻子發出最後通牒。為了追求快樂,安娜做出了違反保守社會風氣的決定,這段不倫戀最後以 悲劇收場。





這齣電影的導演是倒過『傲慢與偏見』『贖罪』的喬懷特,對於文學巨著的呈現似乎很有自己的一套風格,在『安娜卡列妮娜』裡,導演用了很特別的『劇場』模式來說故事,不停變換的背景片,以及突然冒出來的清潔人員讓觀影的人有種新奇又新鮮的感受,卻絲毫不打擾故事的情緒。


 


故事其實不算短,而且還分成了兩個敘事線條,但是在場景調度上看德出來導演的細心,隨著劇情的進行,觀眾可以從華麗的豪宅來到冰天雪地的農村,從冰天雪地的火車站,來到燈紅酒慮的宴會場地…尤其是剪接的部份,也很精采,最讓我瞠目結舌的就是安娜與情夫在宴會上初次跳舞的段落,旋轉的鏡頭,快速移動的背景,精準剪接的舞姿,把角色的情緒立刻帶到份兒上,僅僅一段跳舞的橋段就說出了威力十足、電石雷火的愛情爆炸!





除了精采的導演手法、精采的攝影剪輯和美輪美奐的服裝場景設計之外,最讓我感到佩服的還是劇本的部份。劇本因為有小說為基礎,整體看來四平八穩,不過礙於篇幅,看得出來角色的刻劃上比較簡單,甚至可能有所調整?





托爾斯泰在小說的開頭就說了:「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在幸福與不幸福之間、在愛與不愛之間究竟該如何分辨?托爾斯泰用了很多呼應的方式相互印證,像是安娜的哥哥拈花惹草對應安娜的為愛犧牲、安娜為了愛情放棄了家庭的美好對應了列夫與凱蒂的幸福結合…不只如此,情夫伏倫斯基親手終結了最鍾愛馬兒的性命也隱約對應了他逼迫安娜走向自殺的愛情

......



在電影裡,卡列寧(裘德洛飾演)是個事業有成的政客,對於兒子管教嚴格,對於妻子有著謹守規範的愛情,裘德洛經常露出了深情與難捨的眼神,劇尾更與兩個小孩和樂相處,儼然把這個角色塑造成情聖一般的偉大,但是我想原著中的卡列寧『應該』是個只追求事業、只要求規範,冷酷無情的丈夫與父親才是。






而情夫伏倫斯基(亞倫泰勒強森飾演)是個英俊挺拔的軍官,多情風流的瀟灑讓很多女性為之瘋狂,劇中角色前段的刻劃很棒,然而後半段好像變得有點不耐煩,甚至對這段不倫戀情失望,轉而追求其他女性,淪為了多情劈腿男,但是在我看到的資料裡,原著中的扶倫斯基真的是很愛安娜,對於安娜的驟逝充滿悔意,只是這段悔意似乎被導演省掉了。





另外列夫與凱蒂的愛情充滿了陽光般的溫暖,對照安娜的愛情追逐來說,外表看似失戀的二人組卻終於得到了幸福,在這個故事裡給了觀眾滿滿的愛情希望,希望大家都能得到真愛!





綺拉奈特莉在這類型的電影裡算是駕輕就熟的好手,舉手投足間充滿信心,對於角色的掌握很不錯,如果要說遺憾,應該是在『劇場』的框架裡,劇中的安娜其實不夠熱情如火,全劇中『天雷鉤動地火』的部份實在不多,大多是藉由對白與劇情來鋪陳情緒為主,但是我還是覺得綺拉奈特莉的表演已經是這方面的翹楚了。





老婆問我說:這算不算是女性主義的題材?


 


嗯~~~大多數的人都認為『安娜卡列妮娜』屬於『寫實主義』的經典作品,因為小說里程實地傳達了當時社會的狀態,包括生活型態、家庭狀況、以及對於『愛情』『婚姻』的態度,像是經典的對白:如果她(指安娜)只是犯罪,我還能原諒她,但是她卻傷風敗俗……對應於卡列寧要求出軌的安娜保持美滿婚姻的假象,可以得知當時的婚姻往往不等於愛情。另外像是安娜發表了對兒子的態度:我可以為他(安娜與卡列寧的兒子)而死,但是我不能為他而活……一樣可以發現安娜追求真愛的企圖心有多強烈!


 




關於安娜勇敢追求真愛的行為,我想就是女性主義的精神了,就連作者托爾斯泰也不排斥這麼劇烈的追愛行為,還記得安娜的大嫂多莉也深感佩服嗎?然而『女性主義的精神卻讓安娜往死裡去,怎麼會這樣呢?』


 


我的解讀是:安娜對愛情的渴望與追求是勇敢的,勇敢到跟當時的社會道德抗爭,就算全身都受傷了,還是勇往直前…雖然最後安娜沒有得到她希望的幸福,但是這更說明了: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鼓勵更多女性突破禁錮的枷鎖去追求,所以『安娜卡列妮娜』還是非常有女性精神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neuroeric 的頭像
    neuroeric

    Neuroeric's home ~

    neuroer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